中元节 10.08.2022

陈峰与喃呒先生钟学诗谈中元聊普渡

 

当一个人满怀心事时,若不是找个树洞大吐苦水,便是与人倾诉,例如有不少人会在星期五晚上,打电话给《大城心事》与陈峰聊聊天。如果有心事的是鬼呢?那就是必须靠喃呒先生钟学诗与其谈心事啦!

 

引领亡魂走出死亡带来的恐惧

重看好几次《陈峰谈大日子》的初稿影片,笔记里反复写下几个关键词——宽恕、解冤结、超度亡魂,其实也足以概括喃呒先生钟学诗的工作重点。

对于许多人来说,喃呒先生的工作总显得虚无缥缈,有些会称其形式主义,有些则会说是迷信,皆因多数时候都是对着空气诵经做法事,为身处另一维度的亡魂们服务。身在阳间的我们自然无法一窥全貌。

“哪怕是鬼,面对死亡也会感到恐惧。”

钟学诗认为,喃嘸先生所扮演的角色,便是一个引领者或治疗者,引领亡魂走出死亡阴影,释怀他们的冤结与冤气,避免它们失去理性而做出危害人间的事情。

就算身处中元普渡法会亦是同理,喃呒先生联通阴、阳两界,让人们可以通过祭祀,安抚与超度亡魂们,避免他们做出各种无法预料的意外事故。

 

以吟唱解开冤魂心结

每个籍贯的喃呒先生都有自己的一套仪式,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为了解开冤魂心结,而钟学诗则是属于客家这一脉络,是以吟唱的方式来超度亡魂。置顶的影片中实已详解喃呒先生于普渡现场的工作流程,这里便不再赘述,唯在这记录影片未说尽之事。

置顶影片中,有一幕是钟学诗示范客语吟唱经文。其实还有未公布的片段,即是陈峰听过钟学诗吟唱后,或许是被其音律或唱腔影响,他坦白自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见此情景,钟学诗则是打趣地说道:

“你说分手快乐,和唱分手快乐,其实也是两种感觉。”

其实不仅仅是表演形式不同,更贴合了客家人爱唱山歌的习性。钟学诗说,客家人天性喜欢以音律表达事情,而他们主要服务对象亦是生前为客家人的亡魂,自然是对其口味,以吟唱经文的方式超度。

 

我们害怕的亡魂,也是心里挂念想见的人

或者许多人都对中元节不以为意,可对于钟学诗而言,中元普渡法会也是个尽显人性美好的活动。

他说,人们在中元节时,会通过祭祀无私将贡品奉献给另一个维度的灵魂,希望他们吃得饱穿得暖,又或者说,我们希望藉此超度先人,使他们可以得到安慰与饱满。

“就算这个人已经过世很多年,但他曾经都是你最爱的人。所以我们很害怕的亡魂,其实也是我们心里挂念相见的人。”

虽然中元节与清明节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节日,但其背后都蕴含同样的一层深意,即希望人们珍惜眼前人,莫要等到亲人离世后,才于过时过节缅怀对方。

 

文/ 丁俊勇
图/ 林苏文源




*本文及视频内容版权为《大日子》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复制,否则将视为侵权。欲转载者,请注明出处来源。以上嘉宾言论不代表本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