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历史,说明了 Fusion Food 在特定的历史时空,机缘巧合下发生,后来每个人效仿而形成独有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文化背后的故事,经过岁月的洗练,而后人也逐渐遗忘了这些故事,但这些食物的形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保留了下来。
可曾想过,一碗砂拉越叻沙,竟然是潮州和印度饮食文化交融?一碗 Belacan 米粉,竟是马来饮食文化和华人饮食文化的交汇?对来自古晋的饮食文化研究者田晋华而言,砂拉越的美食都是靠“掺”而延伸出来的,如果以当代美食的角度去谈论的话,所谓“掺”也就是大家熟悉不过的 “Fusion Food” 。
古晋叻沙。(供图:Zung Heng)
古晋叻沙 —— 印度香料和华人米粉的相遇
田晋华表示, Fusion Food 最重要的核心精神,就是 “融合” ,也就是各族群之间在饮食文化上的相互迁就而形成的一道美丽风景。他说道:“早期华人移民到砂拉越的时候,起初都不太能吃辣,但是他们为了融入社会的饮食风气而调整了心态,就开始接受本地的食材。”
比如一碗古晋叻沙,佐证着砂拉越华人在地发展的历史足迹。田晋华表示,砂拉越叻沙最早的是潮州人在经营,因为潮州人普遍上都在做进口生意,而且非常容易接触到进口的印度香料,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潮州人巧妙地运用了香料烹调,搭配华人爱吃的米粉,形成了今时今日极具代表性的古晋叻沙。
那不少人都会心生疑惑,为何叻沙被称为“叻沙”呢?田晋华说,叻沙 (Laksa) 一字源自古印度梵文 “Laksha” ,意指 “非常多” ,同时也是 “几百种、几千种” 之意。然而,我们所熟悉的古晋叻沙也运用了不少印度香料,如八角、黄姜、南姜等,因此也回应了古梵文中 “非常多” 的原始意涵。故,一碗古晋叻沙除了映照了华人南来后的经商史,其中的香料也在漫溢着印度香料文化的历史足迹,两者之间的交融,可说是独特的历史风景线。
峇拉煎米粉。(供图:Zung Heng)
峇拉煎米粉和暹罗米粉有关?
田晋华说,砂拉越的 Fusion Food 是一种 “南洋再创” ,因为它结合了地缘及文化的影响,或者移民的落地生根而形成的饮食文化。
另一道砂拉越美食 —— 峇拉煎米粉 (BiHun Belacan),或许西马人也很少听过,但它确切是 “南洋再创” 的经典。峇拉煎米粉的味道带有海鲜的腥味,具备香辣的口感。这道美食运用了米粉、鱿鱼、豆芽和黄瓜丝,搭配一勺厚厚且带辣味的峇拉参酱而形成,极具马来风味。田晋华说,峇拉煎是马来人独有的虾膏,而米粉是华人的食材,两者融合是当地的独有菜色。田晋华认为,这道菜色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经出现在市井之中,而且非常普遍。
针对峇拉煎米粉的前世今生,田晋华有这样的一番见解,他表示:“相信峇拉煎米粉是受到娘惹料理暹罗米粉 (Mee Siam) 的影响。推断在上个世纪,新加坡娘惹嫁到砂拉越,就把这个烹饪方式带过来,在影响和不断的改良下,峇拉参米粉就这样诞生了。 ”他随后补充道,这道菜色大约在90年代时比较受欢迎,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怎么爱吃,因为他有一种腥味,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
茄汁粿条。(供图:田晋华)
茄汁粿条 —— 食物也能含英咀华
美食家林金城老师说过:“食物是流动的古迹。” 这句话十分有意思,对田晋华来说,对于食物诞生之源头追溯,并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情。比如像茄汁粿条那样,其源头就有好几个说法。
田晋华表示,在砂拉越当地,粿条是潮州人喜欢吃的面食,但是搭配茄汁煮成一碗茄汁粿条,这种吃法就并不是传统的吃法,也是一种 Fusion Food 的表现。许多人都会猜想,这种吃法是不是英国人在殖民砂拉越时期,就开始兴盛了起来,但对田晋华而言,这或许是砂拉越被白人统治,潮州人的口味也受到影响,而在粿条中搭配了茄汁。另外一种说法就是,为了配合当地殖民地官员的口味,而诞生出来的食物。
茄汁粿条的烹饪方法和广府炒很像,先炒面条,然后再淋上勾芡后的番茄酱汁,口感酸甜。翻开饮食文化史,其实茄汁是由潮州人“发明的”。它的前身是发酵海鲜汁,后来流入了南洋,普遍称为 “Kecap” ,再由爪哇贸易站传到当时的英国,成为英语的 “Ketchup” 。直至今日,Ketchup 从海鲜汁演变成用番茄制成的酱料。而这一碗酸甜并存的茄汁粿条,其诞生后身世,都在殖民地历史和潮州人移民史之间流转。
田晋华表示,Fusion Food最重要的核心精神,就是“融合”,也就是各族群之间在饮食文化上的相互迁就而形成的一道美丽风景。(供图:田晋华)
Fusion Food 是“流动的古迹”
Fusion Food 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新颖的料理创作。但实际上,砂拉越的传统美食,如同晋华所说所述,其实是一种“南洋再创”,其实也是一种 Fusion Food 的体现。田晋华说,比如海南人喝咖啡的文化,也是被英国人影响。
田晋华说,追溯回海南咖啡一口咖啡一口牛油的历史,其实是早期南洋华人在鸦片馆吸了鸦片后,喉咙干涩,且需要靠喝咖啡、吃牛油来润喉。田晋华说:“以前的人是喝了一口咖啡,再吃一口牛油演变至今天用牛油炒咖啡豆。”而这一段历史,说明了 Fusion Food 在特定的历史时空,机缘巧合下发生,后来每个人效仿而形成独有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文化背后的故事,经过岁月的洗练,而后人也逐渐遗忘了这些故事,但这些食物的形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保留了下来。
砂拉越的 Fusion Food ,或者田晋华所说的“掺”,都诚如林金城老师所说的“流动的古迹”。
文/ 黄龙坤
图/ 田晋华
特别鸣谢/ Zung 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