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选择用封闭姿态面对异族的文化,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对立,会逐步侵蚀并破坏原有的融合。
我有一个同行,没上过一天华文学校。小学中学到大学都不曾用中文上课,但是她说得一口流利标准的华语,文章写得好,繁体简体字都会。她是一名出色的中文电台 DJ,对于中华文化认知与了解极为深入。
我最近采访了马来西亚时尚大王 Bernard Chandran。他是国小国中生。因要到法国深造还学了法文。是一名虔诚的兴都教徒。他的最新作品以龙为主题,因为华人的文化里猴与龙很搭,他属猴。访问过程他用非常流利的粤语,用很多很多中文谚语描绘他创作的各种灵感来源,还用中华文化的精神解读他作品的含义。连三爪龙与五爪龙在华人文化里的典故,都极为清楚。
我有一位中学同学,和我念国中时认识的大多数同学一样,除了自己的名字,一个中文字都没有学起来。毕业离校多年后再遇见,他说的华语比我作为广播员说的华语还标准。社媒上还看到他常常以中文描述自己参与社区庙会活动的心得。
我用广播节目剪辑而成的短视频,偶尔有一些中国网友关注。其中一个影片,在中国网友中传得特别凶,引来了一些提问:"你的中文怎么说得那么好?" 我回应:"在马来西亚把中文说得比我好的人还真不少。"
虽然,更多人会解释:马来西亚有完整的中文教育体制,所以我们会读会写会讲。但我发现,这虽然对本地社会具有巨大影响,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社会并没有排斥任何语言与文化的风气。至少,过去一直是如此。
我那位没上华校的同行,学习中文是由妈妈一字一字教的。她追中文剧、听中文歌、看中文新闻、读中文读物。Bernard Chandran 在家里和兄弟姐妹都说粤语。妈妈是华人,对他们的精神教育包含非常多传统的中华文化精神。我的国中同学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到中国去开发市场时,发现自己能很轻易融入了当地文化。虽然自身成长的家庭环境西化,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习俗并不陌生。进而学了一口北京腔,轻易地掌握了拼音打中文字的技能。与这名同学经历相似的朋友,我有好多。
他们没有正式受华教的熏陶,但与中华文化的接触从不曾匮乏。从老街到购物商场,从小贩中心到大餐馆,中华文化元素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因为,马来西亚社会之美,就是一直以开放的态度拥抱彼此的文化。
近年,反倒观察到一种怪趣的现象。我在华小遇见好一些孩子们,私底下都用英语交流。华语对这些孩子来说,是学习的语言,而不是他们的语言。也许因为当今不少父母,都选择用英语与孩子交流。也许陪伴孩子成长的任务,都不自觉地交由网络替代。
我不知道这对于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会有什么影响;但我几乎可以肯定,学校教育并没有办法主导他们的自身文化认知。其实,人的自身文化认知,不仅仅来自于系统化的教育,更主要的是家庭教育,再来就是整个社会的风气。
如今,网路对社会造成的分化,极为严重。甭说孩子,大人们都不自觉地将自己圈进个别小圈子里。应用的语言单一,接触的社群也单一。对与自己认知有差异的群体,越来越陌生,因而产生偏见,常常造成误解。
如果,我们选择用封闭姿态面对异族的文化,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对立,会逐步侵蚀并破坏原有的融合。文化传承的理想,会变得更难达成。到那个时候,无论学校讲的是什么语言,写的是什么文字,也许都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