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划 23.12.2024

从没停止过的奋斗与期待:马来西亚华教的现状与挑战

十年前,全国约有 5 万名学生参加 SPM 华文考试,而现在人数下降到 4 万到 4.2 万之间,虽然现今又回升到 4.5 万。同样,STPM 华文每年报考的学生全国也只有约 300 名。虽然数据略有回升,但与过去相比,考生人数确实减少了。难道中文真的要慢慢消失了吗? 

国中华文进修班 

适逢华教节,《大日子》走访了国中华文进修班,带大家了解当前报考华文的现状以及背后面临的种种困难。 

国中华文进修班的设立,是因为很多国民中学并不开设华文班,而许多家长又希望孩子能够继续学习中文。于是,在 2002 年,八打灵发展华小工委会成立了国中华文进修班。进修班的老师都是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华文教师,他们根据政府的课程纲要教授华文,帮助学生提升中文水平。 

如今,政府中学的华文教师严重短缺,尤其在国民中学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为了让更多国中生有机会学习中文,该工委会在 2019 年增设了 SPM 中国文学班,帮助学生提升华文的水平,增强应考能力。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进修班迅速转向线上教学,吸引了更多雪州以外的学生报名。 

 

八打灵发展华小工委会 

 

师资短缺,成为华文教师并不容易 

报考华文的人数减少,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学华文教师的严重不足。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学华文老师需要至少四年的时间,而每年的培训名额十分有限。 

中文促进会的顾问潘碧华老师提到:“ UPSI (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每年只招收 60 名学生,马大的 PDPP 课程则只招收20名学生。” 虽然许多中文系的毕业生希望成为教师,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最终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不仅如此,即便通过了教师的培训课程,成为正式教师的路途依然充满挑战。每年大约有 80 到 100 名华文老师完成培训,但每年退休或离职的教师人数就接近100名,供不应求的情况越发严重。 

追梦路上的困境 

即使成功完成教师培训,毕业生们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潘老师指出,马大的 PDPP 课程每年只收 20 人,且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在毕业后都能成为中学教师。有些通过 SPP 面试的学生,可能会被分派到小学,甚至是国小,而非华小。 

UPSI 的华文教师课程没有津贴,学生毕业后也未必成为教师,有些转而开设补习班或继续深造。这种种的不确定性,逐渐消磨了那些原本满怀热情、希望成为华文教师的学子的信心。 

默默守护中文的斗士 

中六中文科于 80 年代拥有超过 3 千名学生,至今每况愈下,所以推动报读报考STPM中六中文科刻不容缓。 

在八打灵工委会主席李金泉的带领下,与执行顾问林家光及潘碧华副教授共同成立了马来西亚中六中文促进会,致力于推动中六华文教育的发展,因为只有提升了报读报考 STPM 中文科学生人数,才能遏止各大学中文系及中文组学生来源断层问题,确保中学华文教师充足。 

尽管进修班的学生人数有所减少,他们依然计划将进修班扩展至整个雪隆地区,并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对中文的兴趣。 

马来西亚中文促进会举办的第三届推广华文学习巡回讲座。 陈詺绅理事(前排左二)、李翰章老师(前排左三)、李金泉主席(前排左四)、周宝芯博士(前排右四)、吴维德理事(前排右三)与四位主讲人及淡马鲁阿布巴卡中学生的合照。 

 

华文教育的未来 

很多人认为华文很难考,但国中华文进修班的教务主任陈敬业老师指出:“ SPM 华文的考获 A 等率超过 20 %,及格率则高达 90 %。”事实证明,华文考试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然而,随着报考华文的人越来越少,这种“中文难学”的观念正影响着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马来西亚作为海外唯一保留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华文教育是先辈们经过长时间奋斗与捍卫的成果,倘若我们今天不再重视华文的传承,或许有一天,中文真的会淡出我们的生活。 

结语 

中文不仅是我们的文化传承,更是我们沟通的桥梁。即便在困难重重的当下,仍有许多人默默守护着它。 

唯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学习中文,才能培育更多优秀人才,未来才有足够的华文教师来传承我们的语言与文化。 

 

 

 

 

 

文/ 盘薇妮 

图/ 八打灵发展华小工委会、马来西亚中文促进会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访嘉宾: 

潘碧华,马来西亚中文促进会执行顾问暨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主任 

陈敬业,国中华文进修班教务主任 

 




*本文及视频内容版权为《大日子》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复制,否则将视为侵权。欲转载者,请注明出处来源。以上嘉宾言论不代表本台立场。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