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一片永不封冻的海域,每一次提笔都是启航。”
戴小华是如此相信的。
在面对文学日渐边缘、阅读风气低迷的时代,这句话对写作者来说,听来像是轻声的鼓励,也像是一种温柔的坚持。戴小华走过38年文学路,曾经担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会长、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会长,在各华社组织里举足轻重,积累了不少经验和缘分去经营文化志业。
她从华文作家协会退下来后,依然心系创作,她没有停下脚步去耕耘文学场域,如今更创立秀真文学基金,悄悄为马华文学的后进点亮另一道灯光,照亮那些仍愿意用文字走世界的心灵。
不久前,戴小华捐助了一百万予新纪元大学学院,设立秀真文学基金以及让新纪元大学学院举办仁华大专文学奖,此举让各界颇为震惊。
为马华文学发展出力
“设立秀真文学基金的契机可能源于多方面的积累与思考,我从事文学工作38年,深知我国华裔文学发展态势。马华文学不被纳入国家文学,所以不易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华社资源又多投向教育领域,因而不少怀揣文学梦的爱好者与创作者,因资金短缺、资源匮乏、平台有限等难题,在现实困境中艰难奋进,难寻成长契机。”
“我只是想做一点事情,为文学添一点力。”
秀真文学基金的里的“秀真”为戴小华母亲的名讳,对戴小华而言,文学的“真”首先体现在情感的真实上,其中包括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作者的内心表达都应是真挚的,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其次,是生活的真实。
秀真文学基金推介礼当日,戴小华与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教授合影。
“文学源于生活,无论是描写社会现实,还是反映人性百态,都应基于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理解。最后,那就是思想的真实。文学作品应传递作者真实的思想观点,引发读者对世界的思考。”
培养阅读风气犹如种树
戴小华提起自己多年的阅读经验,譬如读《红楼梦》《百年孤独》《活着》等等名著,翻过的每一本书,都是她生命中的一盏灯,也是一面镜子。
“文学不只是精神寄托,它能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人,也理解自己。”
或许有些人会疑惑:为何这个基金不是直接扶持写作者,而是投注更多心力在“阅读者”上?
她笑言:“一棵树能不能长得好,根要扎得深。”
戴小华将秀真文学基金的目标定为提升国民的阅读水平以及文学素养,而非单纯培育作家。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她对阅读的深刻体悟与长年积累的观察。在她看来,文学的根系深扎于阅读的土壤,一个社会的文学素养,不仅依赖创作者的耕耘,更有赖于读者的理解与回应。
唯有读者的质量提高,马华文学的作品价值,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发芽。
“好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心灵的寄托,更是社会进步的灯塔。”对戴小华而言,文学不仅是精神层面的滋养,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正因为如此,在她担任文化与文学团体领袖的过程中,这些从阅读中习得的能力屡屡发挥关键作用——无论是策划活动、沟通协调,还是筹募经费,阅读赋予她更高的效率与判断力。
因此,与其说她希望秀真文学基金“培养写作者”,不如说她更想“唤起阅读者”。

“唯有让文学成为更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文学的社会影响力才能层层扩散、深植人心。栽培阅读者,便是栽培文学存在的意义与未来。”
戴小华披露,秀真文学基金之所以选择与新纪元大学学院合作,正是出于对文学根基建设的深思熟虑。学校是文学的苗圃,孕育着未来的阅读者与写作者。
“与学校携手,不只是资助,更是一种陪伴成长的姿态 —— 通过举办文学讲座、写作比赛、阅读分享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中与文学相遇、对话、建立情感连结,从而为文学发展储备更多新生力量。”
被文学奖肯定的青春
新纪元大学学院副校长郑诗傧,在求学时也曾参加过全国大专文学奖。
回忆起初次投稿的经历,郑诗傧仍记忆犹新 —— 那时她正在中国念研究生,踌躇满志地投了诗歌组、散文组与论文组,最后只有论文组获奖,拿下第二名。
对她而言,那不仅是文学旅途的起点,更是一次深刻的肯定 —— 一种“自己的文字是有价值”的真实感。
从那之后,她回到马来西亚在新纪元大学学院任教,逐步参与更多青年文学事务 —— 其中之一,正是举办属于大专生之间的文学奖。
.jpg)
它对郑诗傧意义非凡,文学奖承载着无数年轻人初试啼声的文字梦想,直到与戴小华对谈,终于等到一个契机举办仁华全国大专文学奖。
“原本是小华会长想把她的个人文献捐赠给新纪元,我们便构思建立戴小华文献馆。后来,她又表达希望能进一步支持文学活动。”
于是,双方将这笔捐赠设立秀真文学基金,为文学活动提供一个更长远的支撑平台。除了举办文学奖之外,每隔一年将会举办文学研究的学术活动。
文学奖让人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
基金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文学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平台的稀缺、资源的不足、经费的缺口。而戴小华所坚持的核心理念,也正与郑诗傧不谋而合 —— 适当的奖金,能鼓励年轻人不轻言放弃写作。
“奖金的设立,并非为了功利,而是为了让某些人,有一个开始的理由。有些人因为热爱文字而提笔,有些人则因奖金而尝试。但一旦动笔,热情就可能因此被点燃。”
“许多如今活跃的作家,都是从大专时期比赛崭露头角而开始被看见的。对很多人来说,那是他们第一次认真对待自己的写作。”
文学的路始于尝试,秀真文学基金的设立,不仅延续了戴小华对母亲的思念,也承接了无数年轻写作者的梦想。秀真文学基金不只是一项捐赠的落实,更是新纪元大学学院推动文学扎根的具体行动。
文/ 黄龙坤
图/ 邬永福、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