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道 06.10.2025

中医现代化,AI 引领的大健康未来 —— 专访美之雅市场总监吴玉萍

很多人对于中医的印象,还停留在要特地去诊所坐下让医生把脉,回家后还得花上好几个小时熬煮药汤,过程既麻烦又耗时,这也让许多人对中医望而却步。

但是现在,只要把手放在一台小小的仪器上,几分钟后,一份完整的脉象报告就会出现在手机上,由“AI 太医”用简单的语言告诉你身体的体质,并给出调整建议。

“我们希望可以把中医复杂的理念,用简单浅白的话讲出来,让大家更容易明白。”

美之雅市场总监吴玉萍在采访中如此表示,也正是这样的结合,让美之雅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吴玉萍表示,美之雅的出现,旨在希望将中医养生的理念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疫情期间,美之雅创办人吴清文敏锐地意识到,人们在面对同样的病毒时,体质和气血的差异往往决定了抵抗力的强弱。这让他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用更系统化的方式,把中医的调理理念带给大众呢?

当时,他和团队组织过中药的派发,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经验积累,也进一步坚定了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决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并将其落实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先做护理,再进行调理,最后进入养生,让大众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实践中医调养。

中医现代化,让每个人都听得懂

要让这些理念真正进入年轻人的生活,仅靠传统讲述还不够。吴玉萍解释说,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让中医的方法变得更容易被理解和应用,这就是中医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于是团队尝试引入科技,让中医的逻辑能被“看得见、听得懂“。

他们研发了 AI 把脉设备,只需把手腕放上去,几分钟后就能生成脉象报告,再由“AI 太医”用浅白的话解释身体状况,并给出调整建议。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时都觉得很神奇,本来以为中医只会讲虚实寒热,结果手机上就能看到一份报告,还能听到更清楚的解释。”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剂型上做出改良,把传统药汤转化为胶囊,更符合现代人的节奏。

美之雅的产品体现了中医现代化的精神,连包装也格外精致。

“现代人每天吃一粒胶囊很容易,但很少有人有时间熬药。”她补充。

这些尝试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一个更大的方向,那就是把中医放进“大健康”的框架里。吴玉萍强调,中医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种生态理念。它包含研发、制造、教育与生活方式的结合,也希望通过开放的平台与更多伙伴共创,让健康不再只是个别品牌的专利,而是能被整个社会共享的资源。

大健康的未来趋势

如果说品牌面向大众的窗口,那么支撑背后的,是已经走过三十年历程的万源生物科技制药厂。作为生产核心,万源不仅承担了产品研发与制造的任务,更是整个大健康蓝图能够落地的根基。

“我们已经做了三十年的制药,这个基础是很重要的。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美之雅。”

“万源生物科技制药厂通过了良好生产规范(GMP)、马来西亚国家药品监管局(NPRA)注册、清真认证(HALAL)、马来西亚食品安全认证(MeSTI)、以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等多项认证,能够满足不同国家的监管要求。产品也出口到中国、日本、新加坡和中东。“

具备这样的大前提和规模,吴玉萍表示他们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品牌,而是想要搭建一个生态。于是他们提出高标准制药园区(Super GMP)的概念——一个协作型的平台,把现有的设备、认证和经验开放给其他企业。

万源生物科技制药厂的生产程序相当严谨,务求安全与高标准。

“我们希望通过代工生产(OEM) 与原始设计制造(ODM) 的模式,合作伙伴可以围绕不同人群需求,打造自己的品牌,你有你主打的市场,我们有研发团队和工厂,这样这个生态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不只是要做大自己,而是要完善整个生态圈。” 

这种共创和共生模式,让中小保健企业也能走进大健康产业链,吴玉萍表示:“大健康不是卖几瓶保健品,它是一种生态。教育、生活方式、国际合作都要包括在内。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真正把健康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中医现代化的挑战

为了让蓝图落地,万源生物科技制药厂在怡保购置了十公顷土地,准备建设六十四间工厂,组成一个协作型的高标准制药园区。

“未来这里不会只是我们自己的工厂,而是任何一个想进入大健康产业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出路。”

“在我们的设想里,大健康并不是单一的保健产品,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涵盖研发、生产,也延伸到教育、生活方式和国际合作。“

吴玉萍表示希望通过这个协作型平台,有更多中小企业能够进入大健康产业链,共享资源,降低门槛,让中医现代化的成果被更广泛传播。

宏伟的蓝图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挑战。吴玉萍很坦诚:“我们遇到的挑战不少。第一是教育,要花很多力气让人理解中医的逻辑。第二是信任,很多人还在‘信或不信’之间摇摆。第三是时间,中医讲调理,不可能像西医一样立刻见效。”

她停顿了一下,补充道:“但是我们不怕慢。因为中医的价值就在于慢慢调理、慢慢见效。只要方向对,坚持下去,总会被看见的。”

口袋里的中医

谈到未来,吴玉萍的语气充满期待。她透露,他们计划在四年内推动六十四间工厂一同上市,把整个生态推向国际资本市场。

同时,他们希望把高标准制药园区的模型复制到其他国家,与当地科研中心、企业一起合作。让中医结合现代科技走向全球。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希望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一个“口袋里的中医”,也就是任何时候想起中医,就能用仪器或者AI就能马上问诊,所以这不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更是我们的使命,让中医能够和许多人的生活接轨。”

吴玉萍希望中医能够和众人的生活接轨,让养生不再是复杂的概念。

“大健康不是一种潮流,而是整个产业的一场接力。”

吴玉萍的话掷地有声,接力的方向,是让中医从传承,真正走进现代人的生活与世界的舞台。

 

 

 

 

文/ 洪永恩、黄龙坤

图/ 林苏文源、受访者供图




*本文及视频内容版权为《大日子》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复制,否则将视为侵权。欲转载者,请注明出处来源。以上嘉宾言论不代表本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