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 12.07.2023

马来西亚茶业的前世今生(上篇)── 华人劳工在南洋的第一杯茶

还记得我这一代人,小时候总看见一壶泡好的中国茶 (通常也被称为“唐茶”)置放在家里的大厅或厨房某个角落。长辈们总爱以茶代水,三不五时都从茶壶中,倒出一杯杯的热茶来喝。随着时过境迁,老者西归,咖啡越来越普遍,甚至将喝茶取而代之,家里的那壶中国茶叶也收了起来。

过去马来西亚的华人家庭几乎都会在家置放一壶茶,以备不时之需。(摄影/ 邬永富)

透过历史的爬梳,在上个世纪,喝茶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茶叶不只是饮料那么简单,在生存条件欠缺的旧时期,茶叶是药物,也是驱寒消暑的圣品。茶叶融入了先民的日常里头,同时也见证着马来西亚华人先民南来的历史,以及茶叶蓬勃一时的发展盛况。

十九世纪中叶,马来亚半岛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贸易正蓬勃发展。当时候大批华人劳工南来,尤为锡矿业最为显著。

马来西亚茶叶商会主席刘俊光说:“正因为华人移民过来南洋,也把中国原乡各自地区的喝茶文化带过来,其中包括了福建人喝乌龙茶,客家人喝绿茶、广东人和广西人喝六堡茶。”

刘俊光亦是广汇丰茶行第四代传人,祖辈三代都在吉隆坡经营茶业批发生意,这些与茶叶相关的历史,他最为熟悉。

马来西亚茶叶商会主席刘俊光表示,茶叶是旧时候人们的必需品。(摄影/ 邬永富)

“茶叶反映了家庭的习惯,茶叶同时也是旧时候人们的必需品,因此家家户户都会泡一壶茶代替白开水,一旦口渴了就倒来喝,和生活非常密切。”

根据马来西亚茶业商会 —— 纪念成立60周年 (1956-2016)》的史料记述,早在16世纪开始,茶叶早已经是这片土地上的贸易物品之一,随着华人矿工来马谋生,茶叶的需求量也慢慢的提高,尤其是六堡茶。

从六堡茶、炒青茶、乌龙茶看茶业在马来西亚的历史

丹斯里丘思东也曾在《锡日辉煌》一书谈起,当年开采锡矿是一份苦差,六堡茶是矿工们的日常饮料,它既可以消暑解热之外,也具有解毒和调理肠胃的功效。此外,六堡茶也可以用来清洗伤口和用来做耕作时的肥料,可说是一物多用,对矿工们来说可是“保命茶”。

史料记载道,早在1937年以前,中国出口南洋的六堡茶超过了300吨,证明了在锡矿业兴盛的时代,也是六堡茶非常盛行的时期。后来二战经济衰退,锡矿业大受影响,矿工也随之减少,六堡茶的需求量也慢慢锐减,中国出口也少了,矿工也改用了其他本地粗茶作为解渴工具。

根据刘俊光的口述记忆,当时中国茶都是从中国进口,随着人口增加了,红茶也越来越兴盛,从70年代到现在发展成市场上有百分之八十的茶叶都是用来泡拉茶的红茶叶,只剩下百分之二十的各类中国茶在市场上流动。

在1936年以前,马来西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茶庄,直到70年代才逐一倒闭。如上文所述,六堡茶出口减少后,本地大大小小的茶庄也随着转向售卖炒青茶,以取代六堡茶。刘俊光回忆道,以前广汇丰茶行于金马伦高原承包茶园,将茶叶装进麻包袋,然后用罗里运到吉隆坡进行加工。

茶叶和麻包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摄影/ 邬永福)

“还记得我的家人烧开柴火,把茶叶倒进大铁锅里炒,长长的炒茶木铲吊在天花板,他们用它来炒,炒熟后装进饼干桶里。”

炒青茶一直以来是锡矿里的客家人最爱喝的茶,加上1950年以后六堡茶越来越贵,炒青茶就成为了矿工的首选。直到1970年以后,各大茶庄改种红茶,炒青茶已经买少见少了。

“70年代至80年代,市场开始慢慢转向更高的追求,比如人人都在喝普洱、乌龙茶等等,主要是交通运输也越来越发达,而且消费能力也逐渐提升。”

随着社会的消费能力提升,人民对于茶的消费也随之提高,普洱茶也开始成为了不少人的选择。(摄影/ 邬永富)

除了六堡茶和炒青茶以外,福建人喜欢引用的乌龙茶也是茶业历史里不可不提的篇章。马来西亚茶业商会 —— 纪念成立60周年 (1956-2016)》记述,早期福建茶商非常拼搏,加上沿海地区肉骨茶餐馆非常兴盛,因此茶商门都把乌龙茶推销到餐馆里,在不断推广之下,乌龙茶也慢慢遍地开花,在全马各个餐馆里可以找到。

此外,在1970年代以前,吉隆坡数家尚存的鸦片馆也使用大量的焙水仙(乌龙茶的一种),因为当时烟客会用乌龙茶来润喉。由此可见,在70年代,流行的茶叶为乌龙茶,主要是锡矿场开始减少,华人社会开始转为经商,开设餐馆等饮食业,经济形态开始转变,乌龙茶变成了当时市场的主流茶叶。

马来西亚茶业商会的成立

早期吉隆坡茨厂街一带有很多茶楼和茶庄,主要是当时喝茶是一种兴盛的饮食文化,是每个人生活上不可切割的一部分。

刘俊光对我们展示了一张茨厂街的老照片,在泛黄的色调里,隐约可看见不少老茶庄、老茶楼林立的风景,然而这些风景却再也看不到了,同时这也说明了喝茶文化在当时的马来亚非常盛行。

马来西亚的茶业一路走来都不容易,从独立以前到今天的2023年,茶叶一直都在面对着严峻的时代考验,马来亚独立以前的茶商有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茶叶销售给餐饮业、杂货行,另一种则是负责进口和批发,一直以来都相安无事,直到1955年,英殖民政府茶商们要有执照,以进行茶叶销售、加工、必须遵照政府的卫生条例,顿时间让业者措手不及。

马来西亚茶业商会 —— 纪念成立60周年 (1956-2016)》书谈到,为了应对相关法令,马来亚联合邦茶商们召开紧急会议申诉茶商们的难题,以及恳求政府收回成命,于是茶商们成立了“马来亚联合邦茶叶商会”以解决茶商难题。

为了应对英殖民政府对于茶业的施压,马来亚联合邦茶叶商会于1956年成立。(图片取自马来西亚茶业商会 —— 纪念成立60周年 (1956-2016)》

后来马来亚独立后,“马来亚联合邦茶叶商会”易名为“马来西亚茶叶商会”,其宗旨如同草创时一样,为茶商们谋福利。刘俊光说:“茶商会一路以来都为会员谋福利,主要还是经营商业生意这一块。我们会举办大量活动,让业者们交流,比如品茗会或者参加展览等等。”

马来亚联合邦茶业商会成立开幕礼时茶商们的签名录,见证了那个时代茶商们同心协力共度难关的盛景。(图片取自马来西亚茶业商会 —— 纪念成立60周年 (1956-2016)》

马来西亚的茶叶经济

“茶商会主要还是让我们的茶商们收入提升,而且近年来马来西亚对茶叶的消费能力也跟着提升了。在2012年的时候,马来西亚的中国茶叶才进口2900吨,2021年增加到 了7800吨,差不多2.7倍,也就是说越来越多人喝茶。”

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数据,但令人疑惑的是,随着物流越来越发达,马来西亚的茶叶批发商要如何面对直接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刘俊光并没有担心这个问题:“物流发达的情况谁都可以上网买茶叶,但是会比较贵。通常茶叶以货柜的量入口,成本很低,其实是最经济的。如果你只是网购,以一箱一箱来入口,确实会比较贵。”

刘俊光认为,茶叶只要以货柜的量入口,成本会因此偏低,反而以箱计来购买,成本会更贵。(摄影/ 邬永富)

从消费量来看,刘俊光也意识到了茶叶也越来越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随着中国茶叶越来越普及化,以茶为主打饮料的连锁餐饮也四处林立,他保持着非常乐观的态度。

“我从来不会担心传统的茶文化会被现代的茶文化给抹除,反而这是一件好事。就很像很多人担心收茶叶提高价格来卖,会变相让茶叶变贵,但我不认为是一件坏事,证明了市场还是有所需求。同样的,连锁茶馆四处都有也不是坏事,证明了社会更加高度重视喝茶这件事。”

“其实马来西亚的茶商有瓶颈吗?我不太认为是瓶颈,因为我们的茶叶消费量会每年都在在增加,而且只会升省不会掉,因为茶叶广义来说必需品,也是每家每户都会接触到的东西。”

马来西亚的茶业从独立以前发展到今天,都是靠着茶业老前辈们苦守才可以看见的盛景。早期的喝茶,每个人都能在街边、在茶楼、在茶馆顺手捻来一壶茶坐上一整天,然而品茗的文化、沏茶的仪轨,以及传统中国茶透过精致包装走进商场,又是一个怎样的生态呢?

请留守马来西亚茶业前世今生(下篇),马来西亚茶文化协会主席暨紫藤集团创办人林福南,将为我们剖析马来西亚当前的茶文化!

 

 

 

文/ 黄龙坤

图/ 邬永富、刘俊光供图、引自马来西亚茶业商会 —— 纪念成立60周年 (1956-20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访者资料:

刘俊光:马来西亚茶叶商会主席、广汇丰茶行第四代业主




*本文及视频内容版权为《大日子》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复制,否则将视为侵权。欲转载者,请注明出处来源。以上嘉宾言论不代表本台立场。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